2022-09-14
人们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的观点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这一典故中蕴含着怎样的中国智慧?
用之有度,取之有节从字面上来看是说不要过度使用,从自然中取用东西要有节制,表现了国人与自然友好相处、是一种质朴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在传统中国很早,人们就有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理念。
就拿现在的禁海令来说,所谓禁海令是指禁止人们出海抓捕鱼类,给鱼类繁衍生息的一段时间。而日常人们在捕鱼的时候也体现了用之有度,取之有节这一理念,比如在捕鱼的时候抓不到鱼苗,会将鱼苗放回海里,只抓大鱼不抓小鱼,船民们要是发现鱼儿怀孕了,也会将鱼放回海里,让其生养子嗣。在古代,人们砍伐树木,但也知道树木要找大树砍,对于树苗会放其成长。
现代社会,我开云体育们讲究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其实就是从这一理念演变而来的。无数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对自然过度索取,最终会遭受自然的报复。比如现代人们经常在土地上建造房屋或者存在过度使用现象,再比如过往为了经济利益,有些人们会将山坡上面的树全部砍光……然而,这些行为可能会引发一些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泥石流、滑坡等。
我们现在最常见的现象就是酸雨、雾霾等。这些自然现象都体现了,人们过度使用现代电子设备,会造成的危害。而对生物圈,如果人们滥抓捕动物,可能会造成物种的灭绝,从而使得自然生物圈失去平衡状态。
人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势必要树立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思想意识。克制自身索取欲,对待自然更加友好。我们生长在同一天空之下,一定要尊重自然,理解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人们共同维护环境,才能更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你咋看待青少年使用电子设备?
我觉得青年人正常使用电子设备是正常现象,因为对于现在这一个互联网时代来说,不使用电子设备才是不现实的,因为现在很多信息都是通过网络来传播的,如果不去使用的话就会产生一种脱节。
手机等智能电子设备占据了我们绝大部分时间,对于这样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当今社会的人们生活被手机等智能电子设备占据了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了,随着互联网的日渐普及,这些问题很早就暴露出来了,只是最近几年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了,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我个人觉得还是不太好的,我们必须承认手机等一些智能电子设备确实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它并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
它们再怎么厉害,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辅助工具,应该是为我们服务的,可现在总感觉这两个东西角色互换了一般,我们人慢慢变成了手机登智能电子设备的奴隶,被他们给紧紧地控制住了,这说起来还真是让人觉得可笑。我们对于手机这些智能电子设备,应该学会去理智地使用他们,
平常在需要的时候,比如需要一些学习资料或者平常日常需要使用支付软件,出行软件的时候我们要用到手机等电子智能设备,这种情况下没有他们我们做什么事都会比较不方便,但是手机等智能电子设备上面有比这些更诱惑人的东西,比如游戏、微博、抖音等一系列非常吸引人的app,每每看到这些东西,我们便不自觉的被他们吸引进去,然后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每玩一次游戏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刺激,让我们一直对此都出不来,它就如一个电子鸦片一样,一点一点侵蚀了我们的意志,让我们慢慢远离了现实世界,处于一个架空的幻想世界。所以说,我们要正确地对待这些手机这些电子设备,要去做他们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为什么人们会对电子产品产生过度依赖?
因为现在的人类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比如手机电脑,电视的,每当工作之余回到家里,唯一想的就是想怎么放松,在劳累了一天之后,肯定是会想,怎么样放松自己,所以手机就成了人们消遣的工具。
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手机、电脑、游戏机等)的危害
1:电磁辐射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电脑、电视、洗衣机、电冰箱甚至电吹风等电器都会产生低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取决于辐射能量的大小。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激素分泌、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还会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诱发癌症、糖尿病及遗传性疾病等,对儿童还可能诱发白血病。
2:电子电气产品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分无机类和有机类,无机类主要包括重金属铅、汞、镉及六价铬等,在电子电气产品中广泛用于显示器、照明设备、阴极射线管、印刷电路板、电容器及芯片等。有机类主要包括有机溴化物、有机氯化物和邻苯二甲酸酯等,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外壳与塑胶等。重金属铅、汞、镉及六价铬进入体内后代谢缓慢,具有积累性,能够使蛋白质结构发生不可逆的改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重金属中毒会引起头痛头晕、神经错乱、癌症等疾病,对神经系统、脏器和骨骼的破坏尤为严重。
3:容易得颈椎病脊柱病,长时间的坐着和一成不变的坐姿严重伤害我们的身体。
4:容易近视,长时间盯着一处,眼睛酸涩,损害我们的视力。